-
蔡元培推行拼音文字
清末民初,“漢字改革”在國內風起云涌,使用拼音文字一時成為整個中國精英階層的普遍認識。五四新文化運動后,隨著白話文、新式標點符號的推行,“國語羅馬字”運動更是開創了我國拉丁化漢語拼音的新篇章。
-
顧廷龍記陳寅恪失書事
1938年,陳寅恪轉道去昆明時,有兩木箱書交由滇越鐵路托運,不幸失竊。其中多是陳寅恪讀書的批注本。據陳寅恪給蔣天樞的信中說,后來有位越南華僑彭禹銘,曾在海防舊書店意外買到失竊書中的兩冊《新五代史》批注本。
ZUO JIA YIN XIANG
01“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少年王國維
大年初一,本是中國人一年中最為重要的日子。當天,遠在浙江海寧鹽官的王乃譽,也在日記中記錄了日食事件,但不過是輕描淡寫而已:“傳云是日日蝕,然中人本有所忌諱,西國久知此無關祥瑞。
02“霜葉從教耐晚林”——楊樹達的治學之道
積微知著?!盾髯印ご舐浴吩唬骸胺虮M小者大,積微者著?!睏顦溥_治學善于積少成多。他將書齋取名為“積微居”,表明了他對于自己的治學方法有著清醒客觀的認識。楊樹達注重基本材料的歸納和整理,他堅持做各種卡片,做讀書筆記……
03折柳送別與魯迅的詩
早在春秋時代,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詩句。前兩句描述戰士出征離別之際,路邊楊柳輕輕搖曳,似訴依依不舍之情。
04“該打手心”與“真是鬼話”
“紺翁佚詩累你花了許多時間。剛和提供此一信息的文懷沙先生通過話,他把刊稿時間一下子拉長為1961到1963年。61是不大可能的,聶當時還身陷北大荒,62才回北京,估計63的可能性大?!?
筆尖下的江河——《從文自傳》創作與出版始末
一盞燈照亮了房間之中的黑暗,沈從文伏案筆耕不輟,燈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的記憶像沅水一樣涌動,綿延千里,在他的筆墨下流淌。筆尖劃過方格稿紙,發出刷刷的聲音,有一種迷人的節奏,筆墨與稿紙的纏綿。
來源:中華讀書報 | 劉宜慶 2022/03/31
如何讓國家寶藏開口說話?
《國家寶藏》最大的價值,在于它對每一件國寶的前世今生的表達,都是一次對于中華文明的深度挖掘,是對“我們為什么是今天的我們”的時代叩問,是從不同領域、不同維度對于這個叩問的解答和探索。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陳澤宇 2022/03/30
藏在咖啡館里的上海歷史
近代以來,咖啡館逐漸成為上海城市的重要標志,如同茶館之于北京??Х瑞^的意象也競相出現在文人的筆下,如田漢的《咖啡店之一夜》、魯迅的《革命咖啡店》、郁達夫譯《咖啡店一女侍》等。
來源:解放日報 | 孫鶯 2022/03/29
71年前的一則“文化生活動態”
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歷史資料中,刊于《人民日報》1951年8月17日的一則“文化生活動態”尤為重要,這是人文社成立的“官宣”,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學出版事業寄予的厚望。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陳澤宇 2022/03/28
妙手綴珍:西方珍本書和中國藏書印
《造書》是一本西方書籍手工裝幀藝術名著,初版于1901年,至今已120多年,“依然是行業標桿”。該書系統梳理了手工裝幀藝術的歷史和流變,及其具體手法和步驟,作者是英國書籍裝幀藝術大師道格拉斯·科克瑞爾。
來源:文匯報 | 綠茶 2022/03/25
“莎草紙”為什么不是紙?
“莎草紙”,又稱莎草片、紙草片、芭芘紙,是出產于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一種紙前書寫材料。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造紙術傳至西方之前,“莎草紙”在埃及、阿拉伯及古希臘等地得到廣泛應用,留下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
來源:藏書報 | 易曉輝 2022/03/24
宮立:現當代作家說《紅樓夢》
同是閱讀《紅樓夢》,不同的作家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有人將其奉若瑰寶。端木蕻良自言:“在古今中外的一切小說中,我最愛《紅樓夢》”。蘇童說:“我喜歡并崇拜《紅樓夢》”。
來源:光明日報 | 宮立 2022/03/11
張福貴:“五四”新文化方向與魯迅思想的精神指向
魯迅思想的發展過程是中國現代社會思想文化轉化的歷史印記和理想路標,其思想境界是考量中華民族精神狀態的價值尺度。中國歷史時代的轉折點,往往都是始于或終于某個重大的政治事件。
來源:《當代文壇》 | 張福貴 2022/03/10
張元珂:新文學名著的版本問題
張元珂基于豐富的史料和科學的方法,對國內外關于中國新文學作品版本研究的學術史和研究動態進行了回顧、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對新文學版本的相關概念進行了辨析,對現當代文學的一些經典作品、名家作品的版本進行了考察,論及文學文本修改的相關問題,并呈現了一批新發掘的手稿、書信。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張元珂 2022/03/09
新見謝無量題贈佘雪曼詩冊跋
謝無量先生(1884—1964)經歷傳奇,曾任孫中山先生特務秘書,后從事教育和著述,任東南大學、中國公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后任四川博物館館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又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職。
來源:文匯報 | 劉石 2022/03/08
“傳張之洞為猿猴托生”的真相
“吾國人好自詡前身由畜生道轉來,尤喜稱猿猴轉世。宋、明諸筆記所載不具舉,近代如袁才子,即傳前身為點蒼山老猿?!秉S濬作為留學日本并深受西方科學影響的文人,對這一套當然不信。
來源:澎湃新聞 | 呼延云 2022/03/07
夏曉虹:講義、家書與詩文集——新見林紓手稿考釋
這批由林琮保存的文獻價值之高。惟其內容龐雜,諸如文章、詩詞、譯稿、書札、文論、啟事等均在內,既有書稿底本,也有零篇散葉……
來源:《文藝爭鳴》 | 夏曉虹 2022/03/04
高一?。好駠A文學校舊事
“華文學校的棕色樓群,就好像是用直升機突然從加利福尼亞運到北京似的。像其他坐落在這古老的京都散發著現代氣息的學校、旅館和醫院一樣,這座三層大樓,高高地屹立在一群灰色的平房之中?!?
來源:北京晚報 | 高一丁 2022/03/03
傅月庵:老天爺開的那家書店
老天爺開的那家書店是連鎖店,跨越時空,源遠流長。宋元以來,有華人聚居之處便看得到書店蹤跡。偶然緣遇,入店東翻西看,遇到好版本、有趣的書盡管抽拿入懷,老天爺面前鞠個躬,便可帶回家,免付賬!
來源:文匯筆會(微信公眾號) | 傅月庵 2022/03/02
張愛玲、林語堂、王安憶、金宇澄筆下的愚園路
愚園路地處上海中心城區12個歷史風貌區內,位于城市東西中軸線西段,東起靜安寺,西迄中山公園,全長2775米,為上海市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沿途洋樓錯落,弄堂毗連。
來源:《復旦學報》 | 徐錦江 2022/03/01
為白居易作傳,趙瑜寫出唐代文人精神
為古代大文人作傳,對作家要求極高。作家的知識水準和對天道人道認識之深度直接決定作品之程度。深者所見自深,淺者所見必淺,這是毋庸置疑的。
領域:中國作家網 | 畢寶魁 2022/02/28
火車、時刻表與陌生人:晚清民國偵探小說中的現代性想象
火車是晚清時期“舶來”中國的新事物。清光緒二年(1876)吳淞鐵路正式通車,一時間“觀者摩肩夾道,欲買票登車者,麇集云屯,擁擠不開”(陳定山《春申舊聞》)。
來源:《書城》 | 戰玉冰 2022/02/25
“康有為殿試策小掌故一段,足供談助”
“1958年,北京圖書館紀念戊戌變法六十周年,并舉辦展覽。征展品于援師,援師將珍藏的康有為殿試卷、黃遵憲撰《人境廬尺牘》墨跡冊頁和徐繼畬《瀛環考略》二冊原稿本等,交館展出?!?
來源:澎湃新聞 | 宋希於 2022/02/24
文史漫談 | “女人何故屬男人”
聶紺弩堅信“人類的愚昧不會是永久的”,“未來的女性將不再柔弱,我們的女同胞的受難與死亡也許是最后一次”。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陳澤宇 2022/03/08文史漫談 | 側近政治與精神閹寺
沈從文先生有意提醒我們,精神閹寺并沒有隨著古典的終結長久緘默,它的間歇性發覆要求人類對避免成為文明的齒輪保持警醒。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陳澤宇 2022/02/25重讀《狂人日記》:約稿?創作?發表?冷遇
《狂人日記》發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四卷五號,首次署名魯迅。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小說。這個現代體式,其實是文言加白話,而并不完全是白話。
來源:《隨筆》 | 姜異新2022/03/30重讀《西湖夢尋》:一處有靈魂的風景
康熙十年七月十六即西歷1671年8月20日,這一天張岱的心情很不平靜,他用顫動的雙手將這份不平靜寫進了新書《西湖夢尋》的自序里。
來源:光明日報 | 苗懷明2022/03/24